一、 澄澈基因:从材质特性到品牌哲学
玻璃的本质是透明与脆弱共生的矛盾体。卓越的VI设计需将这一物理特性转化为品牌精神内核:
透明即真诚: 品牌如玻璃般拒绝遮掩,瑞士玻璃品牌GLASGARDEN的VI系统以极简线条勾勒产品轮廓,核心位置标注100%可追溯原料产地代码,将“看得见的纯净”植入用户心智。
脆弱即珍视: 意大利手工玻璃品牌VENINI将每件产品的微小气泡视为“匠人呼吸的印记”,其标识采用纤细手写体,辅以不规则光点环绕,隐喻对不完美之美的敬畏。
折射即多元: 建筑玻璃巨头AGC的VI动态系统中,标志性“三棱镜蓝”随应用场景智能渐变——医疗空间呈冷静钴蓝,艺术幕墙幻化为虹彩光谱,展现品牌适应与包容的智慧。
二、 光影炼金术:VI元素的透明化表达
标志设计:解构与重组
德国SCHOTT科技:将分子结构图抽象为六边形网格标志,网格间隙透出底色,暗示玻璃的科技通透性。
日本田岛硝子:Logo以毛笔枯笔飞白技法书写,墨色边缘呈现冰裂纹理,传统工艺与现代极简在透明中交融。
色彩系统:捕捉流动的光谱
基础色盘必含“透明层级”:从5%灰玻雾感到95%超白玻透度,建立专属潘通编码。
丹麦Holmegaard的“极光绿”源自百年配方中铜离子显色,成为品牌遗产的色彩化石。
动态视觉:光的叙事剧场
康宁大猩猩玻璃的交互官网中,产品图标随光标移动产生实时折射变形,用户如执光笔作画。
展厅导视系统采用电控调光玻璃,企业历程在透明与磨砂的切换中渐次显现。
三、 触感革命:当VI突破二维平面
材质实验场:
品牌手册封面植入真实玻璃微片,指尖抚过冷冽与光滑,触感成为最直接的品牌宣言。
环保报告书采用再生玻璃粉末压制纸张,每页皆含独特颗粒肌理,将可持续理念具象化。
空间渗透学:
旗舰店入口处悬浮10cm厚玻璃品牌墙,激光内雕的企业信条在阳光照射下于地面投下诗行,实现VI的空间转译。
产品发布会舞台以智能调光玻璃搭建,演讲者身影在透明与幕布状态间切换,隐喻“揭开技术面纱”。
四、 可持续美学:绿色基因的视觉转码
领先品牌已将环保融入VI基因:
法国Saint-Gobain的绿叶图标由回收玻璃微粒拼贴而成,显微镜下可见斑斓碎影。
包装系统采用可退换玻璃周转箱,箱体镌刻的品牌纹样随使用磨损产生独特包浆,使使用痕迹成为荣誉勋章。
玻璃品牌VI设计的终极命题,是让无形之精神通过有形之光影触达心灵。当用户凝视一片玻璃时,看到的不仅是物体本身,更是光线穿过品牌哲学时产生的思想衍射。这要求设计师化身为“光影诗人”,以克制的设计语言释放材料深处的能量——因为最高级的透明,是让观者忘记介质存在,直抵澄澈本质。